“美國都沒有做出來,我去哪偷美國的技術(shù)?!?/b>這是5月27日彭博社公布采訪任正非的視頻中,任正非回應彭博社記者時說的一句話。彭博社記者問:批評人士說華為取得現(xiàn)在的成就就是靠盜竊美國技術(shù)得來的,你對此有何回應?
任正非笑著回答說:那我是在盜竊美國明天的技術(shù),美國都沒有做出來,我去哪偷美國的技術(shù)啊,這更像是他們剽竊了我們的技術(shù),現(xiàn)在我們領(lǐng)先于美國。如果我們落后于美國,特朗普就沒必要這么費勁地打我們。這番話美國政府聽了臉上絕對會感覺很疼,叫的最兇的就是特朗普一邊說公平參與5G競爭,要贏得5G競賽這場仗,一邊還污蔑中國偷美國的技術(shù),美國連5G都沒有,只好使出下三濫的手段對付華為。
而這種下三濫手段,美國幾乎屢試不爽,最近一個被打垮的巨頭公司就是法國能源巨頭阿爾斯通公司。
在接受彭博社記者采訪的過程中,任正非還帶領(lǐng)記者參觀了他的辦公室。從彭博社記者公布的幾張任正非辦公室照片中,可以看到有兩件東西意味深長。第一個是任正非還在使用搪瓷茶缸,這個茶缸具有年代歷史了;第二個是辦公桌上放著一本書,名為《美國陷阱》;這本書就是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前高管皮耶魯齊2018年9月從美國監(jiān)獄出來后寫的。書中揭露了阿爾斯通是如何被美國企業(yè)“強制”收購的,而背后的真相更令人后背發(fā)涼。
一、美國針對競爭對手設(shè)立國內(nèi)法進行長臂管轄
在阿爾斯通事件中,美國司法部使用的是《反海外腐敗法》,凡是外國公司使用了美國企業(yè)提供的服務,在美國眼里,這部法律就適合監(jiān)管外國公司。
比如,在阿爾斯通事件中,美國認為阿爾斯通獲得印尼、沙特等國幾十億美元的大訂單中存在賄賂行為。注意,是美國認為存在賄賂行為。法國阿爾斯通、美國通用電氣、德國西門子并稱世界三大能源巨頭,三家中誰獲得的市場訂單越多,也就意味著另外兩家的訂單越少。美國根據(jù)這些訂單使用了美元計價,然后就用美國《反海外腐敗法》這部國內(nèi)法對阿爾斯通進行調(diào)查。還有,外國公司或個人如果使用了谷歌或微軟這些美國巨頭提供的郵件系統(tǒng)(前提是服務器在美國)也會被美國調(diào)查。這就很恐怖了,也就是說,美國認為你怎樣,它就敢把你怎么樣!如果個人使用了服務器設(shè)在美國的谷歌郵件系統(tǒng)(Gmail),美國完全可以做到查閱個人所有的郵件,收集對其有利的信息。(注意這一點,對理解下文有幫助)在斯諾登爆料的美國“棱鏡”監(jiān)聽計劃中也提到過。美國企業(yè)一直倡導保護個人隱私,還被一些公知舔成“世界模范”。谷歌公司的口號是“不作惡”,還贏得不少人贊許,現(xiàn)在回頭再看,當初它的不作惡是為了將來作更大的惡。
二、美國抓捕競爭對手的重要人物施壓對手
從2010年開始,美國司法部使用國內(nèi)法對阿爾斯通進行秘密調(diào)查,這個時間點和對華為的調(diào)查一致。2013年,阿爾斯通因經(jīng)營陷入困境,決定出售公司核心能源電力部門,參與收購的有美國通用電氣、德國西門子、日本三菱重工。作為阿爾斯通公司高管皮耶魯齊在書中透露,阿爾斯通內(nèi)部知道公司正在被美國司法部調(diào)查,所以拒絕和美國當局合作。也就是這個決定導致美國狗急跳墻,要給阿爾斯通管理層一點顏色看看。2013年4月,皮耶魯齊飛往美國出差,在飛機剛抵達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時,皮耶魯齊還沒下飛機就被FBI人員逮捕。皮耶魯齊的被捕加速了阿爾斯通被美國通用電氣收購的步伐。
三、美國折磨被捕人的心理讓其認罪
此時的美國司法部采取雙管齊下:皮耶魯齊這邊:一邊折磨其心理,一邊拿美國法律來逼迫其認罪。皮耶魯齊被關(guān)在美國監(jiān)獄里后,不僅要忍受里面犯人之間的斗毆和群毆。還被告知在監(jiān)獄里洗澡時要穿短褲,除了注意衛(wèi)生外,還要時刻提防遭到其他犯人性侵。這種處境對一個跨國公司的高管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心理折磨。美國司法部從2010年開始調(diào)查,到2013年4月皮耶魯齊被捕,在這短短的3年時間里,不僅搜集了皮耶魯齊14年的郵件記錄,還搜集了150萬件“證據(jù)”。皮耶魯齊的辯護律師光分析這些“證據(jù)”至少需要3年時間,費用高達幾百萬美元。3年里,皮耶魯齊不僅要在這私人監(jiān)獄里度過,3年后能不能勝訴還不一定。皮耶魯齊在其書中透露,美國檢方給其列了10項罪名,合計加起來服刑期高達125年。也就意味著,皮耶魯齊花費3年時間,花了幾百萬美元,有可能剩下的人生都獻給了美國監(jiān)獄。最后,皮耶魯齊動搖了,選擇認罪。阿爾斯通那邊:一邊要求阿爾斯通管理層開除皮耶魯齊,一邊拿皮耶魯齊的處境威脅阿爾斯通管理層;不開除,阿爾斯通管理層害怕自己就是下一個皮耶魯齊,開除了就得選擇和美國司法部合作。最終,阿爾斯通管理層選擇妥協(xié)。在皮耶魯齊被關(guān)押期間,阿爾斯通首席執(zhí)行官柏珂龍背著其他管理人員和法國政府,與美國司法部秘密協(xié)商合作,并交納了近8億美元的罰款。2014年,美國通用電氣以130億美元的低價收購了阿爾斯通的大部分核心業(yè)務,這個價格比德國西門子和日本三菱重工低了幾十億美元。
四、從阿爾斯特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到:
1、皮耶魯齊丟了工作,白白在美國監(jiān)獄蹲了幾年,這種遭遇對一個人來說,心理創(chuàng)傷巨大,一輩子都無法忘記,所以他出獄后要揭露真相,寫了《美國陷阱》這本書。
2、阿爾斯通一家世界500強企業(yè)被美國利用國內(nèi)法長臂管轄“肢解”,不僅交了近8億美元的罰款,公司還被美國收購;
3、法國75%的電力供應掌握在美國人手里,所有的核電站維護權(quán)也在美國人手里。
今年3月,委內(nèi)瑞拉遭到網(wǎng)絡(luò)攻擊,造成全國電力系統(tǒng)癱瘓,很顯然只有美國人才能干出這種事。
4、華為的5G技術(shù)領(lǐng)先于美國,美國對華為采取的行動和阿爾斯通基本類似;
但,今天的華為不是昨天的阿爾斯通,現(xiàn)在的中國更不是當初的法國。